• 曲率飞船
  • 曲率飞船
  • @亦银河from 竹白
  • 阅读
  • 简介
  • 用思想熨平身边的空间,一起在曲率驱动下探索生活的边界吧!【 新知|阅读|生活|社会 】
  • 去订阅
收录错误? 点我反馈

文章预览

仅预览文章部分内容供参考,如需完整阅读请前往作者主页或订阅
  • 【24】爱(情)的开端|曲率飞船newsletter
  • 最近去了趟泉州。去时正读《岛屿的厝》:闽南小岛上的九个故事,刚读完三个。回来后接着看,尚未消散的五感填进文字的缝隙——穿过碗糕的蓬松孔洞,泛着四果汤的甜香,和淡淡的海水腥味。与之前读的感觉大不一样。这里飞蛾掉进的是菜脯蛋或是地瓜粥。这里讨海人跟岸上人是永不可能的,因为“讨海人连鞋都没有”。这里的人离开时不能回头,因为“先回头的人,就变成盐柱,意识都被盐腌渍了脱水了,人就再难前行了。” 岛上的人想开始自己的日子,要狠着心。习惯了用标准通用的语言交流,很久没读过这样沁着浓郁乡音的文字。无论什么时间翻开,都像置身于昏黄的落日下,白日里小心藏起的影子被拉得很长,提醒其实每个人都有来处。图:泉州日落时分此外,最近还读了不少好书,大多源于我的新爱好——翻图书馆还书柜上仍未归架的书。之前总觉得图书馆的书虽又多又免费,但较书店来说少了筛选和推荐:需要我主动找书,还常常两边索书号都在,偏偏跳过要找的那一本…… 还书柜却是天然的“无广推荐员”。若是大学图书馆,便彰显大学生的趣味;若是城市图书馆,便衬出该地的市井腔调。此外,今天谁去还书,品味如何,则是附带着由随机性踩出的灵动伴奏。除了好玩,也真切地通过这一
2025年01月20日
  • 重要补充:放弃读博后的秋招故事
  • 昨晚的文章发出后有一些朋友来私信我,关于这个决定是否理智、合适。因此多说几句。文章之外,还有很多理性考量没写进去。例如我原本读博毕业的打算也是进企业,而这份工作的性质和内容正是我未来想做的。例如平台、团队、培养方案和开的薪资非常好,几年后不一定能再找到这么好的机会等等。原本想把这些都列出来再解释一番,但写着写着突然警醒:不要自证。我不需要向所有人证明我的决定是对的。那最后只是我的生活,也只有我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生活大多数时候像周慧说的那样裂成三份——“别人以为你在过的生活,自己正在过的生活,你想要过的生活”,只有小部分的重叠与交叉。所以,我在这里能说的,想说的,只有请大家放心。这是仔细思考和对比后的慎重决定,不会后悔!会自洽和幸福地迎接全新的生活,到时再与大家分享!
2024年12月11日
  • 【23】边走边唱:放弃读博后的秋招故事|曲率飞船newsletter
  • “故事挣开讲故事的人朝故事里的人身上飞,又或是讲故事的人将故事放了生。” /《流溪》放弃读博,签约鹅厂。一切尘埃落定后回家待了几天。此间多次拿起笔,想写下这段故事却总不满意。尽管——它早已在过去三个月里被反复打磨,直至逻辑通畅,无可辩驳。我熟练地对着面试官背诵自己的心路历程,从过去的经历里抽丝剥茧,与此刻的决定共同拼成一条通往“理想生活”的完美道路。我是有明晰职业规划和自我洞察的人,过去的一切努力都环环相扣。我步步为营,全为了此刻踏进这一令人向往的职业起点。足够交付他人作为解释,因为它们是真的。不足够作为给自己的交代,因为仍有未放进解释的东西。而那些没被说出口的也很重要,也许更重要。一如过去做每个决定时,总有先于任何分析出现的「倾向」。由一股无可名状的引力牵引。当力足够大时,感性与理性被拉得太近,难以分辨。不知是谁在为谁辩护。其实10月前都觉得自己会去读博(因此错过了一些七八月开始的提前批秋招)。最后的决定落地之前,久久陷于费兰特所指的碎片(frantumaglia)之中——“各种颜色的声音爆发出来,像成千上万的蝴蝶,长着能发出声音的翅膀”。直至察觉自己总无法克制地盯着其中一只,听见那
2024年12月10日
  • 22:上海来信 5:热爱的证明|曲率飞船newsletter
  • 最近忙得睁眼闭眼都是待办事项。公司项目到了最后出成果的阶段,毕业的各种事情也被鲜明而紧凑地提上了日程。真切地感受到何为“末梢上的心情”——代价是未明的代价,前途是未明的前途1。免不了因未来要登的高山而感到畏怕,但还是每天都小声安慰自己,恐惧是假,找到自己可以掌控的空间,低头完成每天的事就好。然而「用行动克服焦虑」带来的问题是,只要一停下就感觉到压力涌来。倒不是一定要得到什么结果的压力,是怕自己没有全力以赴会后悔的压力,很难安心享受闲暇。总想再做点什么,再推进些什么。过犹不及,明白的。灵感总从松散中诞生,也清楚。因此最近的努力反倒是让自己不要绷得太紧,比如在周六空出一上午的时间来书店阅读写作。“她知凡事不可强求,自有定数的天理,她也知做人要努力的道理。因此,做什么都需留三分余地,供自己回转身心。而那要做的七分,且是悉心悉意,毫不马虎的。”  / 《长恨歌》此刻在书店的阅读和写作,作为两分回转身心。还有一分,是时刻提醒自己,虽然看起来是在为未来的某个结果而做事,但其实一直在感受着智识碰撞的乐趣,享受着创造的喜悦。就像黑塞说的,每一日已找到它的意义。再来的就是礼物,就是富余了。无论明日是见落
2024年08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