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理通讯
  • 唯理通讯
  • @唯理中国from 其他
  • 思维
    行业观察
  • 简介
  • 定期呈现对于教育新闻、评论与研究的精选,为读者提供独特视角的教育动态。
  • 去订阅
收录错误? 点我反馈

文章预览

仅预览文章部分内容供参考,如需完整阅读请前往作者主页或订阅
  • 《美的历程》第三章《先秦理性精神》|唯理通讯 小书大读栏目
  • 李泽厚在这一章中遵循了比较清晰的从普遍到具体的行文结构:他在第一节中主要介绍了先秦美学的时代特征/精神,在第二节和第三节中用不同的例子来说明和阐述第一节中涉及的特征。此外,李泽厚在这一章中非常关注中国美学的精神风貌的相关问题:中国美学有什么特点?这样的风貌和特点是由什么样的思想传统塑造的?这样的风貌和西方美学的有什么区别?这样的风貌是否贯穿中国美学史上还是有不断的改变?这些问题对李泽厚先生非常重要,因为这本书不仅仅是平铺直叙的介绍中国美学史上的成就,而是想要从中提炼更为普遍的风格特点和风貌。具体而言,李泽厚在第一节中提纲挈领的讨论了何为“理性精神”。他认为“理性精神”主要来源于先秦的儒家思想(以孔孟为代表),但又得到了道家的补充。他指出儒家和道家美学思想的对立而互补。正是这样的对立和互补在不断塑造着中国古典美学。当然,李泽厚并不是在非常抽象的讨论这种美学风貌:这不是一本美学理论著作,而是美学史著作。他进一步(第二节和第三节)用先秦时期的各种艺术作品(建筑,诗歌,文论等等)来具象化这种美学风貌,为读者有选择性但又没有重大缺憾的呈现了先秦时期的美学成就。他在第二节中从“赋比兴”手法出发讨论
2025年07月01日
  • 小书大读 《冬至草》|一个地理谜题
  • 本期编辑 :刘嘉康 | 李雨茗 | 吴天凡 | 陈昱彤 | 李闻境 小书大读栏目定期连载一本书的某些内容,并辅以短评或注释,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把钥匙来开启那许多未知的门。 书籍简介/本期简介           能够找到的关于石黑达昌的资料极少,唯一的百科词条还是中文。他的本职工作是医生,为数不多出版的作品也多以专业的医学知识为基底。在他的作品中,《冬至草》是颇为独特的一篇。不同于科幻作品常见的宏大场景,《冬至草》以深刻而富有意蕴的文风,一步步走入历史的烟云之中。        2001年,“自然科学宝库展”展出了一份怪异的标本,标本中的植物通体白色,叶片几乎透明,标本带有放射性,且只能检测到人类DNA。植物叫做冬至草,是二战期间一名叫做半井幸吉的民间研究者在北海道宗谷地区的极寒之地发现的。研究中,半井发现
2025年05月27日
  • 教育的衰退|唯理教育简报
  • 一家民办幼儿园的衰落始末来源:正面连接  作者:于蒙  阅读时间:12分钟 从2019年-2025年,只花了六年时间,敬雅珍创立的正元集团从运营着12所幼儿园和12所教培机构走到了负债累累。正元教育集团的衰落到底是未能把握商业脉搏的周期变换,还是人口缩减、疫情和国家政策调整下的时代缩影?不论如何,许多人们的生活在此篇文章中在我们面前展开。前文图片来源此文 ““双减”是她遭受的第二次打击。上一次是2018年11月7日,她看到了一份关于学前教育改革的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到,到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要达到80%。” 文科还是理科,在2025年,似乎只有小孩才会问这个问题。不论是仍在就读的高三学生,抑或是高等学府管理者和教育政策制定者,都在放弃所谓的“文科”专业。一向呼吁取消文理分科的
2025年05月20日
  • 《美的历程》线的艺术特刊|唯理通讯 小书大读栏目
  •        书法艺术的美是非常独特的,由线条形成一个个汉字,再由一个个汉字形成一篇完整的作品,在这线条的错落排列中不仅展现出形体和结构之美,甚至传递出某种神韵、气势和情感。这个过程、这种独特的美难道不是一件非常令人惊异因而也是非常值得探究地问题吗?       李(泽厚)先生认为这种独特的美是一种高度的形式美,与绘画、雕塑之类的艺术迥乎不同,反倒是与音乐很相似。但要想理解这一观点,感受到这种高度的形式美,非仔细钻研一两件书法作品不可。本文所做的工作就是如此,先尝试剖析几件书法名作,让从未学过书法的朋友多少也能对这种美领略一二,而后再去探讨它何以为美。        汉字成为美的历程本应从甲骨文、金文开始,然而分析甲文、金文需要更丰富的专业知识及文字学功底,笔者才疏学浅,只能遗憾略过。我们先领略一下篆书的美,再进入本期的重头戏。 
2025年0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