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脑袋里的怪东西
- @Hillsomec黄曦from 竹白
- 阅读
- 简介
- 无聊的通勤 + 奇怪的脑袋。生活思考分享 2022年开始了,今年我打算开始将平时我在生活中的思考整合到一个 Newsletter 中,每期暂时都由固定的环节组成。在连续一年阅读国内外一批优秀的个人 Newsletter 后,我觉得这也许是目前最适合我的创作形式之一。
- 推荐介绍
- 有意思的话 + 有趣的事 + 一些思考 + 读了什么 + 看了什么
- 去订阅
收录错误? 点我反馈
文章预览
仅预览文章部分内容供参考,如需完整阅读请前往作者主页或订阅
- 我脑袋里的怪东西 33 - 再见竹白,你好 Quaily!
- 首先,我脑袋里的怪东西即将转移到 Quaily 这个平台,这是新的订阅地址!这是一期临时更新,同时也应该是我在竹白这个平台上的最后一期更新了。今早按照习惯打开 Follow,才从一份订阅的 Newsletter 中得知竹白下线的通知。天下无不散之宴席,感谢这 3 年竹白为像我一样纯粹想写点东西的 Newsletter 创作者提供了一个简洁沉浸的平台。竹白也是我第一个尝试将自己写的文章发布到互联网上的地方。可能我们完全不认识,也没有过任何形式的交流,但正如我在以前的 Newsletter 中所说的一样,这里就像是我的第二张名片,一张随时更新的名片。下线是结果,复盘才是关键。借这个时间节点,作为其中一名使用者,我想试着列出几点国内 Newsletter 平台的缺点:分享功能薄弱。其实说实话,当时选择在竹白更新的原因之一就是它能比较方便地在微信里传阅。虽然自带的分享图比较丑,但我可以自己做完分享图再发布到社交媒体,起码路人能很快直达文章。同时竹白也提供了微信订阅,这一点我觉得非常棒。格式通用性。我平时在 Obsidian 完成写作,复制到竹白中还是需要再进行一定排版调整才能发布,这一点可能也
2025年02月22日
- 我脑袋里的怪东西 32 - 2025,试试换掉这些口癖
-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有写过对沟通的一些理解。我说过我们很多时候对自己理解事物的能力存在很大偏差,只弄懂了皮毛,甚至一窍不通。我也强调过菜鸟感的重要性,因为你在局部越菜鸟,在整体上就越老练。这些都是我们在开口前可以锻炼的,今天我想分享一下开口后的部分。在沟通过程里,最基本就是表达能力 —— 即把那些你认为你懂的东西用你独特的话术重现出来。可往往只是这简单的一步,就可以很快地让菜鸟感原形毕露。我从工作生活中收集了几种奇怪的表达方式,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可以给你提供一些表达上的灵感。我建议你别建议我从离开学校到开始工作的过渡期间,有幸读到大狗熊的这篇文章 ,十分认同他不再给任何人建议的观点并沿用至今,收获颇丰:首先,我没有能力给任何人建议,给别人提建议理应担负起后续责任,而每个人最终应该对自己负责。我会直接说「我认为」,很多人会觉得这样表达太自我,不够客观。但我认为从我嘴里说出来的话本来就代表着我,我不可能做到完全客观,也不应该强行客观。我要输出的是我的观点,而不是做端水的 AI 。「我建议」是从上往下,从前往后的表达,「我认为」是平视,没有辈分之分的表达。你我之间只是相差了一段经历,你我都可能一样
2025年02月09日
- 我脑袋里的怪东西 31 - 你的手机里有什么?
- 这期文章灵感源于椒盐豆豉的这篇文章,才发现自己折腾手机这么多年了竟然没写过这类选题。我自己大概在高中的时候开始有「装修」自己手机的意识,直至今天前前后后也不断折腾过各有特点的设备,后来看 YouTube 比较多能感觉到国外甚至有把 What's on my phone/pad/laptop(我的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上有什么)作为必拍内容之一的风气,我想这中间除了自造者理念的体现外,也是自己品味的一种修炼吧。毕竟手机作为当今接触时间最长的设备,软件上的策略不同甚至可以令同一部手机焕发截然不同的生命力。先说硬件,目前我在使用的是今年换的三星 S24,之前使用了两年谷歌 Pixel 6。多说一嘴,Pixel 是我很喜欢的设备,驱使我更换它的原因除了电池续航外,更重要的是屏幕尺寸。现在我认为 6.2 寸已经是我能接受最大的屏幕尺寸了。主屏主屏是我每天接触最多的界面,也是给人留下个人风格第一印象的地方。得益于 Android 上的装修神器 KWGT ,我可以在主屏上还原自己使用过数量最多的手机品牌 HTC 的经典翻页时钟,基本每一部设备到手我都会先装上这个 Widget 。我铺排主屏应用的原则
2024年10月04日
- 我脑袋里的怪东西 30 - 毫不犹豫地跳进每一个兔子洞
- 《跳进兔子洞》第三季终于如愿更新了,购买的时候发现自己恰好是第 500 名付费听众,听完之后有一些感想抓紧和大家分享。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前提是有人愿意种听完第三季后我毫不犹豫就在评论区写下了这句评论,是因为挺多听众觉得售价太贵了。「创作」这个词越来越被滥用已经是无法避免的事实,然而创作真不是纸上谈兵,它是要弄脏双手双脚、耗费甚至牺牲大量心血和精气神的。对于这季节目成功上线背后的呕心沥血之深有同感,千言万语或许可以汇成那句现在小红书上很火的话「谁懂这一季的含金量啊」。严肃创作在当下国内的传播氛围注定是不吃香的,但是追求严肃创作的人和心好像从来都没少过,从这样的角度出发,知道这片土地上还有一群人正在创作这样的作品,还有一两个老板愿意给他们买单,本身就是一件很热血的事情。聪明地主观主观的反义词不是客观,而是没有观点。「兔子洞」是未知,「跳」是探求未知答案的方法,「跳」可能意味着失足跌倒摔个狗吃屎,也有可能因为纵身一跃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我想我这么多次推荐这档播客,也是因为被这两层表意所惊艳到吧。这一点在这季节目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事物并非非黑即白,表达当然也应该聪明地主观。不知道大家有没
2024年08月3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