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猴猴说话
  • 猴猴说话
  • @HouSiruifrom 竹白
  • 阅读
  • 简介
  • 分享个人成长的「深度思考」和「关键概念」,欢迎订阅。
  • 去订阅
收录错误? 点我反馈

文章预览

仅预览文章部分内容供参考,如需完整阅读请前往作者主页或订阅
  • Vol.48 为什么我劝你停止提供“情绪价值”?
  • 之前我在一个朋友口中听过这样一句话:找个对象,如果对方不能提供经济支持,起码要提供情绪价值吧?这在社会学家伊娃·易洛思看来:当亲密关系变得可量化和可评估后,人就变得可替代了,沦为了可以被买卖和交换的商品。事实上,这种通约的过程更有可能使亲密关系沦为一种可替代物(fungibles)。换言之,它会使亲密关系沦为人们可以拿来买卖和交换的物品。但与其讨论,“情绪价值”这个词是不是有问题,不如再深入去思考这几个问题:我们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重视情绪价值的?或者说,为什么现在的我们那么需要情绪价值?对于同事也好,在亲密关系中也好,我们还要不要给别人提供情绪价值呢?这篇文章,我会从伊娃·易洛思的社会学视角,和你聊聊被很多人吹捧过的“情绪价值”。得到重视的情绪价值易洛思在《冷亲密》里讲过一个心理学实验。在1928年的时候,有一名专门研究管理学的大学教授,名字叫埃尔顿·梅奥。他为了搞清楚,怎么才能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就带着团队做了一个大规模的访谈实验,他们花了近两年的时间,对工厂中的两万名工人进行访谈。在访谈过程中,他们发现,原来很多工人不想工作,不是因为工作本身的问题,而是因为工人复杂的情绪、性格
2024年10月04日
  • Vol.47 心理学资本化后,普通人是如何变得“不正常”的?
  • 企业开始重视员工的心理健康,无法证明资本主义越来越人性化了,相反,这只能说资本主义发明了更为狡猾的方式,来对人进行操控和规训而已。——《冷亲密》最近在看伊娃·易洛思的《冷亲密》的时候,我越读越感到三观被颠覆。我从来没质疑过心理学,也没想过,心理学竟然可以是被资本用来操控我们、规训我们的管理工具。心理学是怎么被权力利用,然后规训我们的?我们对自我的解释权,又是怎么悄悄被夺走的?我们个体该如何应对这种隐形的心理规训?在这篇文章里,我会从伊娃·易洛思提供的社会学视角,和你一起重新审视如今被大家关注和重视的心理学。1、福柯与规训一个人的“精神异常”,是社会建构出来的。这是一位叫福柯的法国哲学家的观点。他曾因为是同性恋,在年轻的时候,就被父亲送到了医院治疗。同性恋的身份,也让福柯开始了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古希腊的时候,同性恋都不被排斥,现在却成为了邪恶、丑陋的病态形象了?结果福柯发现,人们对于疯子的定义,也是随着历史在不断变化的。在文艺复兴时期,疯子会被当成是幻想家,是一个可以逗大家开心的存在;但到了17世纪,疯子就得进监狱了,要被囚禁起来;而到了19、20世纪,疯子又被当成是患者,是需要被治
2024年09月30日
  • Vol.46 为啥我们拼命挣钱,占有得越多,却离幸福越来越远?
  • 在听线下课的时候,你会不会因为害怕漏听关键信息,而尽可能拍下每一页PPT?如果要结交一位朋友,你是否会下意识地先关注对方在做啥工作,工资多少?当你无法立马专注干活的时候,你是否会用“我有拖延症”来形容自己。如果上面的情况有符合的话,就可能意味着,你可能正处在弗洛姆所说的「占有型模式」里。什么是占有型模式?它为什么会给我们带来痛苦,悄悄地扭曲我们的人生?我们又能为自己做些什么呢?这篇文章里,我想从弗洛姆的视角,和你聊一聊:为啥我们拼命挣钱,占有的越多,却离幸福越来越远?占有型模式占有型模式,顾名思义,就是以控制和占有为目标的生存模式。比如根植于我们脑海里的「所有权」这个概念。毕竟,就连3岁的小孩都会抱着自己的玩具,说“这是我的玩具”,所以我们从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受到影响了。在《被支配的占有欲》里说:所有权像是一股力量,牵引着我们做出一些非理性行为,把对自我的构建过分紧密地与所拥有的东西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会习惯性地想要占有更多,拥有更多。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扩张对自我的构建。这里你可能会说,这不就是在讲人对于物质的贪欲吗?但其实,对于占有者来说,也许最大的乐趣不在于占有物品,而在于占有活生
2024年09月11日
  • Vol.45 说你废物的人,是真废物【心理投射深度解析】
  • 如果你是一个容易在意他人看法的人,还经常产生自我怀疑,那么你一定要知道这个心理学概念:心理投射。荣格认为,心理投射,是一种将主体内容(来自自身的)放置到任何形式的客体(外在的)之上的普遍心理机制。比如说,这个背景是深色的,背景自身并没有颜色,是我把深色的概念,投射在了背景上。但是,当投射发生在人与人之间时,就容易出现无意识的精神操纵,不受控的自我否定,还有我们从未察觉的情感创伤。为什么,我们总会在无意间,受到别人的影响和操纵?我们又该怎么避免自我怀疑,消除本就不存在的自卑感,看清心理投射的真面目?在聊具体的方法之前,我想先和你分享,投射的三个重要的特点。特点一:来自他人的强加1)来自个人的投射在《与孤独对抗》这本书里,介绍了一个心理投射的案例。案例中的女性来访者总是被自己的丈夫挑剔。在她想要吃外卖的时候,丈夫就提醒她要控制体重、注意身材,当她体重有点波动,这种提醒更加频繁,甚至还会插手她的饮食选择。来访者多次表示抗议和不满,她丈夫却不以为然,不断声称这是为妻子好。咨询师捕捉到了她丈夫听不见妻子说的话,这里包含着某种逃避。经过进一步的挖掘后,丈夫才意识到,他不经意间对他妻子的苛责和要求,
2024年0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