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鱼志
- @傅丰元from 竹白
- 生活笔记
- 简介
- 一份创作者社群田野笔记,由傅丰元和灵感买家俱乐部成员撰写。
- 去订阅
收录错误? 点我反馈
文章预览
仅预览文章部分内容供参考,如需完整阅读请前往作者主页或订阅
- 《野鱼志》搬家通告 4:即将改版后的野鱼志也试图变得更野生
- 《野鱼志》(Amateur Fieldnotes)是一份捕捉创作风向的社区小报,也是一份记录小众社群生长过程的田野笔记。每两周一期,免费订阅。《野鱼志》的读者,你们好!(因为现在是竹白支持发布新内容的倒数阶段,所以多发几次。如有打扰,还请见谅 🙏)很遗憾,我们收到了竹白即将停止运营的信息。也很惭愧,我们没有为竹白贡献过实打实的收益。也很幸运,从竹白最开始到结束一直能和这个作品在一起。如果你希望继续订阅《野鱼志》这份田野笔记,捕捉更多创作风向,请填表登记你的邮箱。等我们决定好新的平台,就会把你加入订阅名单,谢谢!如果你是微信订阅用户,请一定要登记上邮箱。如果本来就是邮箱订阅用户,可以不用登记,我们会导出迁移,当然你填了登记也别担心,我们会有去重操作。每次感到这种不合时宜,我都会说服自己,做你力所能及的创造是抵御一切,并让自己持续开心的办法。嵌在系统里且还要继续和系统相处时,就不妨多做点不合时宜的事。当你想在个体和公共之间,建造一条稳定的、持续的缓冲带时,这些不合时宜的事都是最佳的缓冲材料。和本期写在前面的话一样,改版后的野鱼志也试图变得更轻盈。在本期《野鱼志》(乌龟版)里,你将看到一个
2025年03月01日
- 《野鱼志》搬家通告 2:一方的主动改变,才会导致另一方的改变
- 《野鱼志》(Amateur Fieldnotes)是一份捕捉创作风向的社区小报,也是一份记录小众社群生长过程的田野笔记。每两周一期,免费订阅。《野鱼志》的读者,你们好!很遗憾,我们收到了竹白即将停止运营的信息。也很惭愧,我们没有为竹白贡献过实打实的收益。也很幸运,从竹白最开始到结束一直能和这个作品在一起。如果你希望继续订阅《野鱼志》这份田野笔记,捕捉更多创作风向,请填表登记你的邮箱。等我们决定好新的平台,就会把你加入订阅名单,谢谢!如果你是微信订阅用户,请一定要登记上邮箱。如果本来就是邮箱订阅用户,可以不用登记,我们会导出迁移,当然你填了登记也别担心,我们会有去重操作。嵌在系统里一方的主动改变,才会导致另一方的改变。竹白吸引 newsletter 作者的势态,有点像早期「小宇宙」吸引 podcast 主播的样子。除了支持邮件订阅和推送,针对国内的情况,竹白做了微信小程序订阅和推送。这一点打消了很多人认为「中国人不习惯使用邮件」的疑虑,吸引了不少创作者开启 newsletter 写作,或者从 Substack 或 Revue 迁移到竹白。当然,这种拓展读者易用性的前提,是愿意接受国内环境
2025年02月28日
- 《野鱼志》搬家通告 1:每一次「解散」都是一次小型的自我革命
- 《野鱼志》(Amateur Fieldnotes)是一份捕捉创作风向的社区小报,也是一份记录小众社群生长过程的田野笔记。每两周一期,免费订阅。《野鱼志》的读者,你们好!很遗憾,我们收到了竹白即将停止运营的信息。也很惭愧,我们没有为竹白贡献过实打实的收益。也很幸运,从竹白最开始到结束一直能和这个作品在一起。如果你希望继续订阅《野鱼志》这份社群小报,获取更多创作者的作品和故事,请填表登记你的邮箱。等我们决定好新的平台,就会把你加入订阅名单,谢谢!如果你是微信订阅用户,请一定要登记上邮箱。如果本来就是邮箱订阅用户,可以不用登记,我们会导出迁移,当然你填了登记也别担心,我们会有去重操作。我们赞美孜孜不倦按时更新的创作者,也应该理解暂停也是创作的常态,毕竟「更新」不是创作活力的唯一指标。何况每一次「解散」都是一次小型的自我革命。小鱼目前在深圳线下组织读书会和创作者活动,也是在用另一种方式输出和整理自我。待凑够足够多的新问题,新一季还会再见的。期待与你再相见 :)-Bob&Forrest《野鱼志》(Amateur Fieldnotes)是一份捕捉创作风向的社区小报,也是一份记录小众社群生长过程的田
2025年02月28日
- 野鱼志 041 疫情记录、疾病邮包、艺术标签页扩展、年终总结合集和 day&moon job
- 《野鱼志》(Amateur Fieldnotes)是一份捕捉创作风向的社区小报,也是一份记录小众社群生长过程的田野笔记。每两周一期,免费订阅。乔尔事务所的漫游者地图。「所长」Joe 在回顾地图里 2024 年增加的内容时,发现「点」变得更多,「线」却显得少了些。写在前面好久不见,我是灵感买家俱乐部的丰元。最早被 Day&Night 两种身份的变化所吸引,是看到插画师 Grant Snider 的介绍:An orthodontist by day and a cartoonist by night(白天,他是位正畸医生,夜里是一位漫画家)。之后就被这种白天和夜晚的表述迷住了。用到了野乌咖啡馆的描述里:「太阳能维修,夜总会发光」。野乌咖啡馆(Blind Bird)是灵感买家俱乐部成员线上活动的场所。白天,我们在线上咖啡馆一起干活不说话;夜里,我们畅聊各自作品进展、寻求帮助和给予反馈。还有野乌的 logo 是一只猫头鹰,它白天就是个瞎子鸟,夜里却变得异常敏锐。后来有一次重读《全球概览》,Tonyyet 说在书里看到一个 moonlighter 的说法,来表示那些夜里打零工的人群(粤语里叫「炒
2025年01月14日